2024年,是祖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中国科学院建院75周年,也是珠海先进院稳健前行的重要一年。这一年,珠海先进院扎实有力推动各项工作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2024年,我们提交了一份亮眼的答卷,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6%,利润总额提升了125%,收入到账额创新高,同比增长275%……
还有哪些可喜的成绩?让我们共同回顾2024年,在新的征程上继续勇攀高峰!
※ 科研成果丰硕 ※
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科研成果产出在质量和数量上均获得新突破:
◆ 完成科研论文42篇,其中SCI论文32篇,核心论文10篇;累计申请专利31项,授权专利24项,其中PCT、卢森堡国际专利各1项。
◆积极申报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全年申报重大科研项目45项,获批重大科研立项7项:包括3项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以及2项珠海市级科研项目。
◆斩获多项国家、省、市级奖项: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学家论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创新示范单位”和“科技创新优秀发明成果”,2024年热心肠大会“2024年度科学家奖”等。

※ 产业化成效显著 ※
围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领域孵化培育企业,新增培育11家孵化企业。
2024年7月,在北京正式发布国内首个医疗器械注册申报AI大模型,该模型拥有超2亿的底层数据积累。目前已与国家(中关村)火炬科创学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培训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中国信通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国药集团等进行深度合作。

※ 对外合作交流不断推进 ※
充分发挥平台自身优势和实力,通过技术委托开发、共建联合实验室、产品销售等产业化举措,加强与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社会各界进行多维度合作,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新增联合实验室8个,新开展横向科研项目37项,合同总金额三千余万元。

主办或承办多场大型活动,如,作为承办单位成功举办珠海市产学研精准对接系列活动之“重大研发机构专场”活动;作为主办单位成功举办“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广东省珠海中心成立大会”。

※ 人才工作不断加强 ※
成功获批各级人才项目16人次,4人获得职称评定,6人被聘为珠海市中小学科学副校长和科学顾问。

进一步壮大人才队伍,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合共引进教授、副教授以上高端科研人才5人,博士8人,硕士10人。
获批省级资质1个、市级资质2个,分别为: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2024-2027)、珠海市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珠海市人力资源备案凭证。

逐步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与诸多高校、机构展开人才项目合作,大力联合培养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年度培养研究生9名。
※ 平台建设日益完善 ※
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创新科技园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果。园区形象展厅已正式开放。目前已签订数十家意向入驻企业。

组建成立手术机器人中心,该中心深耕于智能内镜与经自然腔道机器人领域的研究,聚焦于多项卡脖子关键技术的攻关,已完成手术机器人本体设计、配套系统、控制与规划算法、手术影像导航与精准高质量成像等核心模块的专科手术机器人与AI医疗科研软件系统研发。

建设完成靶向纳米制剂中试研发平台,该平台综合了白蛋白纳米粒、载药乳剂、混悬剂三个技术管线,根据不同工艺路径,可以做到柔性生产。同时为未来微球、纳米微晶、脂质体技术管线的扩展做好了开放接口和预留空间。

※ 科普工作持续推进 ※
策划、组织19场次线下科普活动/科创课程。类型多样,包括“博士科创课堂”、主题科普讲座、科普嘉年华、科普基地开放日活动、全国科普日活动等。

科普工作深受市区科协、学校、家长等多方的认可,科普教育基地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颁发的两项表彰:“2023年广东省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2023年广东省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博士科创课堂”持续受到媒体关注,多家媒体单位就此进行专访及报道。
扬帆起航开新局 砥砺奋进谋新篇
珠海先进院在2024年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控股企业考核中获评“优秀”,工作成绩得到了充分肯定和认可。
2025年已至,珠海先进院将全面聚焦创新创效,激活企业发展动能,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奋力开创新局面,努力创造新突破、新成效,为区域社会经济及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