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日报》对深圳先进院积极推动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以“蝴蝶模式”助力深圳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发展高地进行了报道。
《南方日报》报道
今年6月以来,深圳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迎来多个政策助力。作为深圳着力打造的“20+8”产业集群之一,高端医疗器械是少有的横跨先进制造、科技、医疗领域的产业集群,对于坚持制造业为立市之本的深圳意义非凡。
三十多年来,深圳医疗器械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并迈向国际高端市场的飞跃式发展。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我国战略科技队伍的“国家队”,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下称“深圳先进院”)与依托该院筹建的深圳理工大学(下称“深理工”)(以下合称“SIAT”)汇聚各方要素,打造具有医疗器械领域特色“0—1—10—∞”的“蝴蝶模式”,助力深圳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发展高地。
深圳先进院院长、深理工筹备办主任樊建平表示,SIAT与深圳多区合作建设集科研与产业一体化的研究机构,促进深圳“20+8”产业集群的发展,未来依托深圳先进院16年来的积累,深理工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SIAT从全球引入和培养高端医疗设备人才,引领我国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服务产业▷
打造创新平台辐射全国
8月15日,深圳先进院医工所迎来成立15周年纪念日。自2007年8月15日成立以来,该所已成为中科院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最大的研究单元之一,实现医学成像、医学电子信息、生物传感、纳米医学、生物力学、生化检验和生物材料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推动临床医学技术现代化进程和医疗器械产业迅速发展。
SIAT劳伯特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
15年来,深圳医疗器械产业年产值从约百亿元发展至2021年突破800亿元,占全国8%—10%。截至2021年底,深圳医疗器械产业出口占全国14%,多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产值超亿元企业95家,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医疗器械企业产值及上市企业市值双双居全国首位。
在这些数据之外,加入医工所15年的王磊研究员观察到,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深圳产值规模占全国的比重远高于10%,带动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端医疗器械产值约占全国40%。
“高端”是深圳发展医疗器械产业的重中之重,也是深圳抢占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制高点的优势所在。深圳的优势不仅在于上游产业基础良好、配套完善,电子信息、软件工程等优势产业可提供有力支撑,还在于多年构建的高效产业创新生态。
SIAT汇集产业链上下游优势力量,打造贯通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的创新生态系统,孵化包括联影在内的1300多家企业。该院与迈瑞医疗、联影等行业龙头企业协作聚焦攻关,产出多项突破性、引领性科研成果,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关键技术获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高场磁共振医学影像设备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我们一直强调‘学术引领、服务产业’,没有把基础研究和产业转化割裂开,既要富有激情投身技术创新,又要带着浓厚感情促进技术转化、服务企业需求。”医工所所长梁栋说,该所的科研成果类似一个三层的三角形,一、二、三层分别是企业未来5年至8年、3年至5年和当下需要的技术,将底层最大的梯形部分与企业对接合作后,上两层相应下降,可持续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支撑。
15年来,医工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现金收入超5亿元,目前持股企业10家,持股金额近1.3亿元。此外,该所申请专利3327件,授权专利1301件,PCT专利申请590件;发表论文3504篇,其中SCI期刊论文2087篇;科研团队及个人累计获国家级奖项5项、省部级奖项12项,获学会协会奖项20余项。
2020年4月,正值新冠疫情暴发的紧要时刻,深圳先进院作为主要股东单位之一的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下称“国创中心”)由工信部批复组建,承担着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协同研发、打造行业新型创新生态体系的战略任务。
作为深圳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创中心以“创新引领、高效生态、服务产业”为思路,逐步发挥国家级创新平台的产业枢纽与带动作用。据国创中心总经理刘新介绍,目前国创中心已组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团队近200人,并完成2万平方米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实现价值2亿元科研设备开放共享。
协同创新▷
引领高端医械产业集群 发展壮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字号”创新载体和集群在深圳落地,成为大湾区医疗器械产业“新引擎”。在这些“新引擎”背后,往往可以看到SIAT的身影。
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具有学科交叉度广、技术复杂度高、创新链产业链长等特点,尤为需要协同创新。SIAT突出协同创新,重点突破制约医疗器械走向高端的基础材料和核心部件难题,着力打造平台、资本、转化服务多元融合的医疗器械高效创新生态。在协同攻关方面,SIAT与产业链上下游优势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从基础材料、核心部件与重大装备三个层面开展重大技术攻关。
SIAT还携手国创中心布局建设技术转化与产业促进中心,组建了CRO综合服务平台、CDMO定制生产平台、资本运作平台以及育成孵化平台四大板块。目前,CRO平台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合作建立有源设备测试基地,在临床侧联合50家医院组建临床转化基地,面向企业开展临床注册服务;CDMO平台定位于高端医疗器械精密制造,目标是打造“智能化、国际化”的全球灯塔平台。
2021年,以深圳医疗器械产业为核心的深广高端医疗器械集群成为工信部重点支持的全国唯一高端医疗器械先进制造业集群。该集群促进机构将落实“制造强国”和“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的国家战略目标放在首位,重点打造四大技术服务平台,其中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依托深圳先进院建设。
据王磊介绍,深圳先进院的多个技术服务平台对企业开放,不仅与龙头企业合作,而且对没条件购买高端医疗器械的企业敞开大门,充分发挥深圳先进院在高性能医疗器械上的优势,帮助集群企业解决研发及生产环节的难题,提升企业生产水平,有序推进集群企业发展。
高效转化▷
深圳高端医疗器械产业 “蝴蝶模式”初现
近年来,SIAT在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等生命科学前沿领域,探索了“0—1—10”纵向融通重构和“10—∞”横向跨界整合的“蝴蝶模式”,建立了科技成果“沿途下蛋”高效转化机制,相关探索2021年入选国家发改委发文向全国推广的深圳经济特区47条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
与科研成果产出后再寻求转化的传统模式截然不同,“蝴蝶模式”更强调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一体设计、一体推进,有利于调动和激活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中不同位置的科创“组件”,将产生并释放科学产业大循环及财政税收大循环的“蝴蝶效应”。如今,“蝴蝶模式”正在向更多领域推广。
樊建平表示,SIAT与国创中心汇聚各方要素,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打造全链条垂直融通的创新生态体系,目前已初步形成医疗器械领域的“蝴蝶模式”,以研究单元和大学为研发基础的“蝶头”、设备与开放平台支撑企业发展的“蝶腹”、国创中心和产业园等发挥创新创业作用的“蝶尾”以及“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为左右的“蝶翅”,跨界整合,融通重构,构建“五引”能力(人才引企、科研成果引企、仪器设备引企、资金引企、政策引企),实现科学与产业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
以“蝶头”中的大学为例,深理工针对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紧缺人才的需求,首批拟重点建设的本科专业中包括生物医学工程,并设置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等学院,未来将为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培养更多高水平人才。
樊建平认为,高性能医疗器械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点领域,深圳作为医疗器械重镇,可成为全国高端医疗器械的创新策源地和重要引擎。未来,随着深圳先进院的发展和深理工的建设,SIAT将从全球引入、培养更多相关人才,引领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不断向高端迈进。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马芳
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